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癌癥連續(xù)7年成北京人第一殺手

【byb.cn 】(來源:新京報)新京報訊 前天,北京市衛(wèi)生計生委發(fā)布2013年衛(wèi)生統(tǒng)計公報顯示,癌癥、心腦血管病等占全部死因的73.9%,惡性腫瘤占26.92%,已連續(xù)7年成為北京人"頭號殺手"。
發(fā)布:傳染病降至死因第十位
公報顯示,2013年北京全市居民前五位死因疾病依次為惡性腫瘤、心臟病、腦血管病、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、損傷和中毒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,占全部死因的87.0%。
記者從歷年衛(wèi)生統(tǒng)計公報中看到,近10年,這五種疾病占北京人死因構成的"大頭",因癌癥死亡的比重已超過心腦血管疾病,且比例不斷攀升。自2007年至2013年,癌癥已連續(xù)7年成為北京人的"頭號殺手"。
"在疾病譜中,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問題更加突出,防治慢性非傳染性疾已經成為‘主戰(zhàn)場‘。"北京市衛(wèi)計委副主任鐘東波昨天表示,北京已進入了一個以慢病為主的疾病譜結構,相比之下,傳染病已在死因順位降至第十位。
近日,家住西城區(qū)的廖女士因患結腸癌骨轉移從積水潭醫(yī)院出院,由德勝社區(qū)衛(wèi)生服務中心為她提供"臨終關懷"服務。據了解,僅在常住人口11.7萬的西城區(qū)德勝社區(qū),年均就有234人因惡性腫瘤死亡。
分析:飲食結構改變疾病譜
北京市愛衛(wèi)會副主任張建樞介紹,北京市居民的疾病譜之變,主要是由于社會的變遷和人群飲食結構的變化等。
他說,按照2011年統(tǒng)計顯示,男性惡性腫瘤新發(fā)病例中,肺癌發(fā)病居第一位,其次是結直腸癌、肝癌、胃癌和前列腺癌。女性乳腺癌發(fā)病位居第一,其次為肺癌、結直腸癌、甲狀腺癌及子宮體癌。另外,據近10年的登記數據顯示,北京市居民肝癌、胃癌增長不明顯,食管癌有所下降,但甲狀腺癌、男性前列腺癌、女性宮頸癌增長比較明顯。
預防:戒煙限酒鍛煉可防癌
"多年來研究和防治實踐已經證明,人們若能改變生活方式,可避免患肺癌、乳腺癌、胃癌、食管癌、結腸癌等常見癌癥。"張建樞說,健康飲食、戒煙限酒、有規(guī)律鍛煉等良好生活習慣,可以預防大約40%的癌癥;而且有40%的癌癥可以通過早期發(fā)現、早期治療而得以治愈。
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副主任王寧表示,在癌癥的預防中,每年的體檢非常重要,定期做體檢有利于維護身體的正常的機能。
■ 公報亮點:兩億人次北京就診
【數據】 公報顯示,2013年,北京全市醫(yī)療機構診療人次數達到21882.5萬人次。與2012年比較,增加2144.0萬人次,增長幅度10.9%。出院人數增加22.2萬人次,增長8.3%。
【解讀】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,近5年,北京醫(yī)療機構總診療人次已經增加了8000多萬人。
市衛(wèi)生計生委副主任鐘東波表示,(2億余人次為)城鄉(xiāng)居民服務需求增加、外地就醫(yī)人員增加是兩大驅動因素。一項抽樣調查表明,北京外地來京就醫(yī)患者中,56%來自河北、內蒙古、山東、山西、河南周邊5個省份,其中河北是最多的,將近占了四分之一。
鐘東波表示,今后,北京加強和周邊省市的合作,技術上指導支持,提高他們的醫(yī)療水平,減少北京的就診壓力。但從長遠來看,要想讓更多患者留在各自的省份看病,還是要推動醫(yī)療均等化
- [事件]新老人年輕化明顯05-10
- [事件]警惕卒中觸發(fā)癲癇05-10
- [事件]塑料盒+外賣 雙重毀心05-10
- [事件]代謝差 甲狀腺易長結05-09
- [事件]特發(fā)性耳鳴可“以聲治鳴”05-09
- [事件]很多腎病患者看晚了05-09
- [事件]盤點“零添加”六宗罪05-08
- [事件]兒時輸不起 長大難成功05-08
- [事件]新老人年輕化明顯05-10
- [事件]警惕卒中觸發(fā)癲癇05-10
- [事件]塑料盒+外賣 雙重毀心05-10
- [事件]代謝差 甲狀腺易長結05-09
- [事件]特發(fā)性耳鳴可“以聲治鳴”05-09
- [事件]很多腎病患者看晚了05-09
- [本站]膽囊摘除術后的感悟05-08
- [事件]盤點“零添加”六宗罪05-08